Site Loader
自由工作滿5年了,我有什麼感想?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不知不覺,我已經自由工作滿5年了,真的如同我的書中所說:「目前為止,我跟最久的老闆,就是我自己。」除此之外,自由工作滿5年,我還有什麼感想呢?一起看看吧!

接案第5年,工作上有哪些突破?

出書

蜜月回來後不久,上了一個Podcast通告《書吃了那男孩》,主持人問我,出書後的生活有哪些轉變?

老實說,沒有非常劇烈的轉變,只有初期有很多通告要跑,去很多不同的電台,對於錄製一檔節目的流程越來越熟悉、口條越來越進步而已。

其他時間,我依然是個普通的路人,走在路上仍然無人知曉。

但出書對我個人的意義還是很大,因為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自信。我收到很多正向的回饋,都是我寫書的當下意想不到的,甚至寫書的當下是我最痛苦的時候,當時我面臨自己非常嚴苛的自我詰問,無人能真正協助,只能靠自己走出困境、完成作品,所以即便現在看來,內容還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實體書籍閱讀的人數越來越少,我還是覺得自己做了一件不得了的事,因而開始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

開始覺得也許我能做的、我能寫的還有更多吧?

光是把書寫完、成功被大出版社出版,並翻轉對自己的看法,無論銷售量如何,都已經是很重大的突破了。

不過還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不上班,每天工作3小時的自由生活》

發現自己還有許多潛力

正如上述所言,在出書之後,我發現自己其實還有很多潛力,例如我發現自己其實比想像中更具備業務能力,意外地非常具備銷售的能力,只是我有我自己的方式說服他人,不是用我過去以為的那種油腔滑調、強迫推銷的方式。我發現自己就算不用逼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也能促成交易。

此外,我的跨域寫作能力越來越強。雖然我以前主修服裝設計、專跑軟文路線的報導,但我現在寫的內容,早就不只限於設計、時尚、美容,已經越跨越遠、越跨越多,開始涉足數位教育、面板硬體、板金加工、綠色能源、雲端計算等等,這些過去我想都沒想過的議題。

雖然在初學這些領域知識的時候都非常煎熬,因為每一項專業都很難,而且寫稿的時間都很有限,但相對地,這也是逼迫我自己必須在短時間掌握一門知識基礎的最佳練習,而這些經歷,也將轉變成更多未來可輸出的經驗,進一步將我推向無法預知的新境界,我很期待自己的蛻變。

就像本文的封面圖片所述:「我走到這裡,並不只是為了到這裡而已。」我相信自己還可以走得更長更遠。

接案5年後,心態上有哪些轉變?

確認自己(至少現在)並不想當老闆

接案第4年開始到現在,最讓我心煩意亂的事情就是:「我到底要不要開公司?到底要不要營業登記?」

會開始思考這件事的關鍵,在於某次我發現我某個大客戶,為了讓我準時領到錢,所以額外付出了一些成本,委託其他配合的公司發錢給我,讓我有點內疚。雖然理性一點看,那是客戶自己願意的,而且他們公司很有錢,但感性上還是覺得自己給別人添了麻煩,如果我可以開發票的話,會不會一切都變得更容易?我也可以做更多事業上的嘗試?

所以我本來想說等買到房子,就把自己的房子六分之一變更為商用,但後來發現那樣未來要賣房子的時候,因為有一部分不是自住,要繳高額的房地合一稅,塗銷的話,要重新計算6年。再加上開公司之後,成本會提高,我的營業額達標落差值就會變得很小,甚至得要請員工,或至少要外包,但這樣就會衍伸出管理的問題。

老實說,我覺得思考自己的事情就夠累了,我此時此刻完全不想對別人負責。

而且如果當老闆,我也無法接受自己只能發給員工最低薪資,變成自己以前討厭的模樣,但如果不想變成那樣,我就要更努力才行。只是,無論怎麼想,我都覺得又陷入了過去職場的惡性循環,就像《一人公司》說的那樣吧。在無止盡地追求成長、擴張之餘,漸漸迷失自我,徒留焦慮和壓力。那不就是我成為自由工作者最想擺脫的嗎?

當然,也許未來我的想法會變也不一定,這也很難說,但至少現在,我只想為自己而活,我只想自私一點,凡事都只考慮自己。

更有自信,不覺得年齡是事業的束縛

前陣子回覆Threads上的討論

前陣子在Threads上看到一篇貼文,問:「35-40歲還能自由接案嗎?會不會失去競爭力?」

今年35歲的我,忍不住回覆了上述的內容。

我認為,大多數人之所以會覺得年齡是事業的束縛,是因為法定規定的退休年齡是65歲,而且大多數人都在公司上班,而一般公司的升遷制度,會造成好像某個階段沒有完成某件事情,比如35-40歲沒有當中階主管,就沒有其他選擇、無路可走。但那是「那一條路」的規則,當人跳脫「那一條看似唯一的道路」之後,路要怎麼走,都是自己決定,自然就沒有束縛或限制的問題。

年輕有年輕的優勢:年輕、接受新事物的意願和速度都比較快、比較沒有過去經驗的綑綁。但資深也有資深的優點:經驗豐富、(精神上的)耐性好、通常看待問題會更深入,不會只看到表面的現象。

雖然中年之後,記憶力、體力都無法和年輕時的自己相比,這一點我已經有了深切體悟。但出了書之後,我達成了少數人都做不到的目標,因此我對自己更有自信,也更加堅信,我能做的事情還有更多,不該只將事業定位在「提高產量」、「增加客源」這種囿於銀貨兩訖的邏輯。

做生意若只是純粹的銀貨兩訖,那麼能更改的變數就很少了。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的所有經驗、知識、觀點、想法都變得更有附加價值,即便我不用有太多數量的客源、不用延長工作的時間,也能擁有良好的客戶品質、收入品質。

至於老年的保障,我認為不管有沒有上班,都要懂得投資理財。雖然上班族有勞退,但夠不夠用又是另外一回事,更不用說很多上班族連「勞退」、「勞保」是什麼都搞不清楚、也不知道自己的勞退專戶裡有多少錢,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趁年輕,多存一點錢、買足夠的保險。

自由工作就獲得自由了嗎?

自從出了一本和「自由工作」有關的書之後,我覺得我身上就被強硬地貼上了一個標籤,好像我整個人生都是自由的。但真的不是的。

我只是跳脫了社會的其中一個體制的框架,但我仍逃不出資本主義的手掌心、在社會、國家的體制內生活,我的靈魂也無法從肉體中抽離。

甚至,我做出「自由工作」這個選擇,真的「是我自由的選擇」嗎?

想著想著,似乎來到了哲學的領域,所以我一時之間沒有答案,得看更多書、沈澱更多時間,才能形塑自己的想法。

接案5年後,我對自己未來的期許?

轉型:調整主要客戶的樣貌

因為累積了一些成績,跟中型和大型企業交手之後,我發現我應該要開始轉型了。

接案初期,我將自己的定位鎖定在新創,因為那時我對自己是否能堅持下去沒有自信,也不知道怎麼經營自己的事業,所以才從小規模開始做起。雖然現在仍然只有我一個人,也不打算擴編(也許未來會找夥伴,但不是上對下的關係,而是相互支援的平行關係),但我的客戶規模越來越大,我也發現自己想要挑戰更大格局的行銷工作,所以之後的商業模式,希望能調整成:「B2B,公司規模約在500人以下的企業,產業不限,只要不介意花時間教我,我都非常願意學習各領域知識。」

但我特別在意未來的客戶,是否能夠認同我的理念

  • 同理心行銷
  • 消費者導向
  • 不浮誇矯飾

若是喜愛用文字和文件溝通的話,那就最棒了!

挑戰:準備考保險業務員執照

自從看了《創業這條路》之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40歲之前,達成讓事業自動化的目標?」

推出知識型產品是其中一個方案,而我出了書,會定期拿到版稅,某種程度也算是一種自動化事業。不過,知識型產品,無論是書還是線上課程,抑或是任何抽象的知識型產品,終究都是產品,只要是產品,必然會有衰退期。而我必須在衰退期來臨之前,趕緊推出第二曲線、接棒的產品,才能確保現金流不會中斷,若以這個角度來看,知識型產品並不是完美的自動化事業,頂多屬於半自動化。

近期我的一位前同事,改行當了保險。

他雖是我的後輩,但我們感情蠻好的,我也覺得他是很真誠努力的人,所以他選擇當保險之後,我對於這個職業的刻板印象稍微有些改觀,也更願意去理解他們的工作。拋開偏見之後,確實看見了以前看不見也看不懂的東西。

其實他並不是我對保險改觀的啟蒙,算是最後一根稻草?

我開始覺得保險很重要的瞬間,是我自己在2015年被診斷出有甲狀腺結節的時候。那時因為還沒做穿刺檢查,所以並不知道長在脖子裡那接近4公分的東西,到底是惡性還是良性,若是惡性,我鐵定要進行手術,當時我完全沒有理財觀念,儲蓄也做得很隨便,基本上是有剩下才會存,但也非常沒有紀律,加上要還學貸,可想而知,那時我鐵定非常擔心自己能否負擔手術費。

然後我突然想起自己在大學的時候有買一張壽險保單加上醫療險附約,雖然我那時候根本也看不懂自己到底買了什麼,但那一個瞬間,我才發現,還好有提早買保險,也還好我後來的結節是良性,不需要動刀,只要持續服藥即可。

不過我還是很僥倖,沒有因此嘗試搞懂保險是什麼東西、自然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保得夠不夠,然後一直到三年前媽媽罹癌的時候,看著開完刀無比虛弱的她,還要跟保險公司核保部門爭吵理賠的事宜,我不僅幫不上忙,而且也覺得現在有慢性病的自己,也許有一天也要面對這種狀況,我不希望那時候的我,要承受那麼無助且接近羞辱的局面,所以我開始認真研究健康保險、看看現在有體況的自己能保哪些險、是否需要加費。

結果第一個保經看到我有甲狀腺問題,就不敢幫我送醫療險核保,怕我過不了被拒保,只敢幫我保意外險,我也只能接受。但我的前同事卻想盡辦法幫我保,雖然無法保手術險,而且要加費,但至少現在可以保,而我大學時買的那張,剛好能補貼一點手術的負擔,所以保險破口也緬強算是補足。

這段經歷,讓我放下成見去認識他的職業,而以事業的角度來看,保險也有符合我事業自動化的條件:只要不是一年一約,我就可以從中每月每年不斷從中抽成,客戶越多,抽得越多。

此外,我也發現自己對於產險的領域很感興趣,出乎意料地覺得有趣,所以我希望自己之後能考到保險業務員的執照,要不要開始賣保險是一回事,我也還沒想好,但至少目前我想要達成這個目標。

至少我搞懂了遊戲規則,我可以自助,也能助人。

每年寫自由工作回顧,都會發現一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而在這段期間之內,一個人的轉變可以如此劇烈。看著自己的變化和成長,也感到非常有趣,或許這就是我雖然懶惰,還是會硬著頭皮持續更新的原因吧!

希望明年的自己,又有了更嶄新的視野、更寬廣的格局。

Photo by Drew Beamer on Unsplash

邱鈺玲(碎念主婦)

過去是時尚編輯、男裝精品行銷,還做過到府收納。人到中年,誤打誤撞完成了小時候的夢想,成為了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