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ader
自由工作3年6個月的中途自我觀察:寫作是孤獨的

不知不覺,自由工作3年半了,成為了我職業生涯中最久的身份,雖然工時看不太出來,不過上個月其實頗忙碌,和我一起看看發生了哪些事吧!

11月工作天數:26天
11月總工時:69hr7m
11月每日平均工時:2.6hr

發生哪些重大的事?

  • 開始執行最重要的寫作計畫
  • 接了一些文字以外的工作

接了哪些案子?

  • 社群行銷x3
  • 內容行銷x1
  • 採訪稿x5
  • 品牌手冊x1
  • 簡易影片剪輯x2

深刻體會寫作是孤獨的職業

最近開始了接下來最重要的寫作計畫。以前一直覺得寫書應該沒有這麼難:「大概就是把好幾篇文章串在一起而已吧?」

實際做了才知道,我真是愚蠢,而且寫著寫著,還會寫到失去方向、越寫想法越多,懷疑也越來越多,漸漸弄不清楚自己要強調的立場,所以一個章節重寫了好多次。一直想辦法找方法把自己拉回軌道,否則再這樣下去,我大概會成為拖稿大戶吧。

結果意想不到的是,最適合我的方法,居然是手寫,於是我去買了一疊紙和寫久了也不會手痛的無印良品原子筆,每週五就坐在書桌前寫一整天,很快就進入心流,寫了好幾張紙。看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真的很重要呢。

於此同時,我在過程中也深刻體會寫作是一項孤獨的職業。

以前就常聽到前輩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當時還覺得有點浪漫,實際走一遭後反而感到痛苦。寫作的孤獨,大部分的困難,都沒有人可以幫忙,想法在自己腦海裡,能把想法挖出來的,當然也只有自己,可是這過程並不像電腦作業複製貼上這麼簡單,10萬字都得要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推敲、篩選、耕耘、調整,旁人頂多給點建議,實際執行還是得自己來。

如果是寫一翻兩瞪眼、答案很明確的內容,經歷的掙扎或許會少一點,但可惜這次不是,所以不僅要把想法寫出來,還要問自己論述是否合理、範例故事是否寫得太過露骨、用字口吻是不是過於說教、立場是不是過於偏頗、資料夠不夠有公信力…,總之,要先回答好多好多問題,才有辦法寫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思考以上問題,還會再衍伸出另一個問題,就是:「我是不是太追求完美了?」於是又要再花時間定義這件事。不過以目前為止,我不覺得我是追求完美,反倒是覺得一開始大綱寫得有點天真,以至於實際執行的時候,才發現許多漏洞,我得先說服自己,進入編輯階段才有意義。

但上述過程拖了近一個月,我覺得再這樣下去會影響寫作進度,因此趕緊向編輯回報,順便分享一下我在這段時間的糾結,編輯給了我許多建議,同時也跟我說了接下來的時程,但若要如期實現,也要看我的造化。

所以,我得想辦法改善我的寫作流程,讓自己少一點糾結,先寫再說。

意想不到的機會,都藏在好奇心裡

我是個蠻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人,新的科技、平台、技術,只要覺得有趣,就會找時間自己動手做、實際經歷一次流程。也還蠻感謝自己一直以來都有這樣的好奇心,所以才能不斷開拓以前想都沒想過的機會和視野。

上個月接了幾個與文字完全無關的工作,若沒有以前的勇於嘗試,這些契機就算出現在我眼前,我也接不住。當然也要感謝客戶的信任,願意把工作交給我,希望這些專案,能帶領我到更寬廣的未來。

《小編月曆》收到創業家的好評

上個月某天工作的時候,收到一則私訊,詢問我今年是否還會推出《小編借勢行銷內容行事曆》,對方說,他是在創業家朋友的推薦下找到我,因為他的朋友有用過,覺得獲益良多,所以他也想試試看,不過今年已到尾聲,才來問我會不會出明年的。

在沒有特別推廣的情況下,借助SEO的力量,今年的小編月曆下載次數超過63次,以沒花太多心力的狀況下來看,這樣的表現應該還算差強人意。由於明年要完成的事情很多,雖然我確實有意繼續推出,但實在做得有點意興闌珊。

還好有人給我鼓勵,告訴我過去的努力確實有幫忙到其他人,也就更有動力繼續作了,今年預計會在12月中左右推出,會和去年的版本略有不同,再請大家多多關注了!

本月看的書和影集

《檯面下我是這樣投資》

今年開始非常努力學習如何投資理財,所以看起來有趣的內容,都會找來看看。上個月無意間看到這本書,作者很好奇檯面上的投資大佬,私底下有沒有按照他們給予一般大眾的建議處理自己的資產,於是就訪問了數十位投資界知名人士,其中就包含了寫出《致富心態》的暢銷作家摩根.豪瑟,以及其他專業金融從業者和投資專家。

若有看過《致富心態》的話,作者其實已經在書裡面提過自己的投資方法,所以在這本書裡面,他只是再深入說明一次而已。他的投資策略,在許多人眼裡,應該會覺得很無聊,甚至會覺得傻得令人瞠目結舌(比如他在低利率時代買房子,沒有貸款,而是一次付清),而其他的受訪者也差不多,他們的共通點都是:

  • 專注在適合自己的策略上,如果現金比例比股票多會讓自己睡得比較好,那就這麼做。
  • 投資是為了獨立自主,不是為了一夕致富。
  • 大部分的受訪者都有投資大盤。
  • 不要隨便指點別人的投資組合和策略,因為每個人重視的事情不同。

看完這本書之後覺得頗為安心,也多少緩解了我的焦慮,雖然目前都知道自己的每一筆投資的策略和想法,也知道過去犯過哪些錯,不過還是會懷疑自己的思路到底正不正確。但看了這些專家的分享,就覺得如果還是不夠信任自己,那麼或許代表自己還沒找到自己堅信的道路和方向,畢竟沒有一個投資策略適合每一個人。

最喜歡書裡的兩段話:

好的決定並不一定是理性的決定。你終究必須在某個時間點選擇你要當個快樂的人,還是「正確」的人。

《致富心態》作者摩根豪瑟

我的資產配置和外部投資只對我有意義,就像你的投資組合也應該只對你有意義。沒有任何投資組合能夠適合所有人,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投資期望、風險條件、渴望、需求與情感觸發點都是不一樣的。

《華爾街幕後》、《金融權威的衝突》作者Joshua M.Brown

我還需要多多練習。

《做個快樂的自由工作人》

這個月開始比較密集地寫書,深怕自己遺漏了哪些重點,所以去圖書館找資料,無意間看到這本1995年出版的書,是一名記者採訪當時多位自由工作者,許多人如今都已是檯面上的大咖,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吳念真導演。可惜的是,由於受訪者眾、篇幅有限,採訪並沒有很深入,都是草草描述每位自由工作者的想法和做法,無法深入了解大家的心路歷程。而書中對於自由工作的想法也偏向夢幻。

不過在27年前的台灣,就已經有自由工作風潮,並蒐集成冊,真的讓人覺得非常前衛。

書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下方圖中的段落,2022年的現在看來十分魔幻,讓我有種穿越到過去的感覺:

27年前的人們,大概也想不到,整天和老婆待在家裡、孩子在一旁跑來跑去,卻還是得面對著電腦視訊遠端工作這種事,真的會在2022年的夏天發生吧?
27年前出版的《做個快樂的自由工作人》,或許是目前為止,台灣最早談論自由工作的書籍。

《約翰威爾遜-紐約不聚焦-第1季》

很久沒看任何影集了,因為覺得要做的事情好多,實在提不起勁追劇看片。不過某次無意間看到人家介紹紀錄片導演John Wilson的HBO系列劇集《How to with John Wilson》(中文譯為《約翰威爾遜-紐約不聚焦》),看了預告之後整個愛上,就特地買了Catchpaly的會員,每天晚上當作助眠影片欣賞,每一集都讓我笑到不行,又在我心底激起漣漪。

曾經做過私家偵探工作的John Wilson,非常擅長在不引人注意的情況下紀錄紐約街頭的奇異人事物,驚人的觀察力,使他拍攝的畫面隱喻感十足,搭配他流暢、詼諧中略帶諷刺的敘事能力,很難不讓人喜歡。

可惜Catchplay目前只代理第1季,還沒代理第2季,而第1季只有6集,真心看不過癮,只能先到他的個人網站看看過去的作品,一邊期待全新一季上線了。

Photo by Justin Morgan on Unsplash

邱鈺玲(碎念主婦)

過去是時尚編輯、男裝精品行銷,還做過到府收納。人到中年,誤打誤撞完成了小時候的夢想,成為了自由作家。

訂閱
訂閱通知:
0 Comments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留言
0
喜歡你的想法,請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