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ader
我不用傳統社群平台導流的3個理由

這年頭不管是經營企業品牌、個人品牌還是自媒體,用社群平台導流已經是很稀鬆平常的事,而像我這樣的奈米型部落客,如果要拓展讀者群,最好也該透過社群平台替自己增粉。

雖然我一直都沒有幫自己創立粉專,但確實,早期我也會在寫完一篇還算滿意的文章後,貼到自己的臉書頁面或是相關社團分享,接下來就是收割流量的時刻,但後來我就不這麼做了,原因如下:

不同的社群平台,不同的經營邏輯

FB、IG、Twitter、Youtube…每一種平台都有自己的強項跟特點,自然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經營邏輯。Twitter台灣人很少使用,所以不會在考慮範圍;Pinterest、IG跟Youtube也不用說了,這些以影像為主的平台,我這種長文作者,如果要去就是要全部重製內容,我不覺得我的能力有辦法用視覺取勝。雖然說IG上也有「樂擎」這類的長文自媒體,但我自己對於IG的介面放長文感到很不對勁,畢竟第一眼依然是圖片,其次才是故事。

而FB看似對長文比較友善,也有非常多人使用,不過我對於FB的文字編輯功能一直非常不解:就是為什麼個人貼文跟粉專不開放基本編輯功能,只開放社團使用?這個檻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沒什麼,但這其實是我寧願自學架站,也不想開粉專的主要原因。然後,FB的圖片選擇跟尺寸,重要性絕對不亞於IG。

上述理由當然不是說自己架站,圖片就可以亂選,但部落格的呈現方式跟邏輯,跟社群就是完全不一樣的,以目前非全職經營的狀況來說,我只想選相對能控制品質的方法。而且少一點平台,縱使曝光機會比較少,但風險也變少了。

逐年惡化的自然觸及率

再來這點,我想只要有經營過粉專的人,大概都能體會箇中辛酸。現在如果不下廣告,單篇臉書貼文的互動率有到總粉絲數的百分之一就很不錯了,跟2011年左右那時隨便發文都能收穫高互動率的時代相比,簡直是情何以堪。連業配王Howhow都要面臨無人按讚的窘境,何況是我這種咖呢?

臉書如此,被臉書收購的IG,我看也差不多了,尤其最近上面廣告越來越多,而且使用者也越來越多,曝光率越來越低也是早晚的事,既然都要在茫茫大海中,與其他內容競爭,那何不專心經營一個就好了呢?至少目前Google搜尋引擎演算法還不會像臉書這樣朝令夕改,而且都往很奇怪的方向調整。

想知道自己真正的實力

除了懶得再經營多個平台之外(在此要對同時經營數個社群平台的朋友,表達最真誠的佩服跟敬意),這或許是我不使用社群平台的主要原因。

透過臉書或其他社群平台分享,總是可以享有一些親友貢獻的流量。但在這個SEO當道、工具文和實用文導向的年代,如果還能寫出個一兩篇長尾文章或高流量文章,再被轉去社群平台甚至是媒體分享,那就是實力了,畢竟要在搜尋引擎中勝出,只能靠關鍵字取勝,某種程度更不容易。雖然還沒做到,不過這是我想要努力的目標。

【延伸閱讀】我如何寫出多篇登上google搜尋首頁的文章?

補充:用medium的理由

但看到這邊,一定會有人說,「啊可是你有用medium耶。」

沒錯,狹義來說,我也不算完全沒有用社群平台,因為medium也是有社群功能的,而我目前主要的流量來源就是medium跟自然搜尋。

可是當時使用medium的理由,其實不是為了導流量,而是想看別人的文章、想知道這個部落格平台有沒有機會贏過相對複雜的Wordpress,再來是好像可以賺錢(笑),沒錯,當時就是這麼膚淺的理由。但後來發現Wordpress還是無可取代,台灣帳號也沒辦法在medium上賺錢,只能掛讚賞公民,又不想荒廢,就留著當作導流用,這點medium還蠻不錯的。

這篇文章沒有想說什麼大不了的事,但這些想法提供給不知道要不要經營社群平台的人參考囉!

Photo by Prateek Katyal on Unsplash

邱鈺玲(碎念主婦)

過去是時尚編輯、男裝精品行銷,還做過到府收納。人到中年,誤打誤撞完成了小時候的夢想,成為了自由作家。

訂閱
訂閱通知:
3 Comments
最舊
最新 Most Voted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留言
A
4 年 之前

自從認真看了網站帶路姬的分享後,一些問題還在思考中,比如購物平台起步架設在自網,還是pinkoi,也許還研究不夠深。 不過今年開始對FB的流量越看越淡,就單純拿來分享消息了~畢竟連公司同事們的使用率也不普遍。

[…] 我不用傳統社群平台導流的3個原因 […]

3
0
喜歡你的想法,請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