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ader
綜合讀書心得 讀《低級教育》與《女神自助餐》

兩篇合在一起寫並不是因為彼此有關聯,而是因為若要各自成文,篇幅比較適合拿去當作社群短文,但我覺得都是不錯的書,所以就放在一起寫了。


女生一生至少經歷一次的遭遇 讀《女神自助餐》

會知道這本書及作者,很遺憾地,正是從先前她與文學界前輩的糾紛才得知的。



我不評論該件事情,只能說我很能體會她寫下那封迂迴信件的心情,因為我也剛經歷完類似的事件,很能了解在某些時候,要那麼果斷瀟灑並非易事,甚至會懷疑自己的說話能力,誰也沒把握果斷的後果,會不會又節外生枝。畢竟在那些時候,能否明確說出問題是一件事、能否承受後果又是一回事,而對某些人而言,就算只是單純說出問題,也會像在針對他個人的批評。



作家的信,寫得百轉千迴,但作家的書,卻直指要害,寫出了每一個女生生命中至少都會遭遇過一次的性別難題。



我沒辦法寫太多關於這本書的心得也是如此,因為這本書的好,全然建立在寫實與精準,明明是虛構的故事,卻又如此似曾相識。而人物故事及角色之間的關係,也彷彿是在暗指,每一個跟我們有關的女性,都有著各別但相似的故事。



這本書看得我很心痛。痛在於這些故事並不新穎甚至千篇一律,卻又那麼真實,也痛在真正需要接受洗禮的那群人,永遠不會主動看隻字片語,甚至更有可能丟下一句:「Not all man.」



更痛著這類型的書,即使持續繁殖,但總像一群受傷的同類,群聚在一個角落,替彼此舔舐傷痕。



加害者卻依然無察自己的傷人之舉。
彷彿平行世界。


販賣「鹹魚翻身」的產業鏈 讀《低級教育》

會買這本書,源於我開始soho之前的體悟。



soho之前曾經想要經營個人品牌跟自媒體,想靠內容訂閱來維生,但除了我至今仍然找不到定位以外,我也發現了一些當今的線上課程亂象:有些人號稱可以教導你仰賴某件事維生,或做成功達到某個目標,但他其實本人根本不是該領域的強者,甚至拿不出代表作,他的(看似)成功其實源於課程銷售所得,而非在該領域的成就。



像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聯盟行銷的文章,大概就是如此。



當然,可能也有真正的強者是既在該領域有成就,課程也是他的收入一部份,不過如果是強者,就一定有真功夫跟成績單,要質疑也很難。



總之,當時有了這個感想,又看到這本書,就想看看別人怎麼書寫這件事情,所以就買了。



不過,結果書裡面講的,跟我一開始的想像跟期待有一點點不一樣。作者只針對美國的盈利學校,也就是俗稱的學店進行研究,網路線上課程則不在她的研究範疇當中。



這本書大概是在說,有一群出身非盈利大學商業科系的人,意識到教育也可以盈利、且因為環境改變,企業不再願意投資員工、社會也逐漸認為進修和能力加值是個人的事,便紛紛設立學校,瞄準一群急需靠教育翻身,但又苦無資源的底層群眾跟窮忙的上班族,以美好的職涯未來作為誘因,並運用直銷般的話術,軟硬兼施地吸引他們註冊。但事實上這群人豁出去貸款唸書,最後獲得的僱用機會,並沒有比高中畢業生多。



雖然大部分是美國觀點跟經驗,但書中一部份描述的現象還是很有既視感。


「新經濟對教育提出了一個最重要的要求:要能經常且堅實地重新順練上百萬名勞工,同時,過程要迅速、雇主付出的成本要低,最好是不必負擔任何成本。新經濟有四個明顯的特殊改變,改變了構成社會契約之基礎的各種關係:人們在工作生涯裡更常換工作和老闆(職業能動力);公司更倚重約聘員工、短期員工和臨時員工(勞動彈性化);引賴雇主獲得收入增益和職涯升遷的情況越來越少見(內部勞動市場的萎縮);勞工為自己的職業訓練、健保還有退休,肩負更多的責任(風險移轉)。」

之前還沒soho的時候,有觀察到一件事,人力銀行上對社群小編的能力要求變遷,大概是這樣:

  • 2013年左右-文案撰寫、有基本繪圖軟體使用能力
  • 2016年左右-文案撰寫、會用photoshop、illustrator、會拍照、投放廣告
  • 2020年-文案撰寫、繪圖軟體使用能力、投放廣告、有梗、會拍照、拍影片、最好具備剪輯能力(我應該還有很多沒寫到)

要求的能力越來越多,但薪水的漲幅卻很小,平均大概還是落在35k左右,最多不會超過45k。



可是學會以上能力的成本(包含學習時間跟學費)要多少,似乎都跟業主無關,反正沒有即戰力就是沒有足夠的職場競爭力,就是求職者的錯。



外面一堂課動輒幾千甚至幾萬,學技能也不可能買幾本書就可以學會,如果沒有砸個3-5000元以上,很難獲得有品質的學習成果,更遑論有些企業的升遷條件還會看學位,那又要花費多少時間跟金錢取得升遷的資格呢?但別說教育訓練了,現在有多少企業願意部份補助員工買書或進修的課程?



本來學更多技能,就是期許能有更多的福利,但現在不只沒有,還變成了理所當然。所有的耗費跟風險,都變成求職者必須概括承受的一環,這一點都不健康。



只是,又能如何呢?就算我再怎麼看不順眼,現在身為勞方就是沒有議價的資格跟空間,而販賣夢想的人,也早已握著再真實不過的鈔票、踩著他人對未來美好憧憬的泡泡往上爬了。



最無奈的就是,站在道德高點,指出結構性的問題相對容易,但沒有辦法改變問題,或許才是最大的問題吧。



Pic by博客來

邱鈺玲(碎念主婦)

過去是時尚編輯、男裝精品行銷,還做過到府收納。人到中年,誤打誤撞完成了小時候的夢想,成為了自由作家。

訂閱
訂閱通知:
0 Comments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留言
0
喜歡你的想法,請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