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ader
不再像「年輕人」的年輕人 讀《i 世代報告》

讀了之後,發現自己真的已經不再年輕。

本來看到書封上寫著「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覺得是在說自己,所以就腦波弱買了,但讀完之後發現,噢不,我就該在「千禧世代」跟「七年級生」的小框框裡待好,這一整本都是在說在我之後的下一個世代。我得承認自己,已經不再算是真正的年輕人。

那麼,i 世代是指哪些人?

作者將 i 世代的切分點劃在1995年至2012年。

(千禧世代是1980~1994年,X世代是1965~1979年,嬰兒潮世代是1946~1964年。)

i 世代的特徵

  • 不急著獨立生活、不急著當大人,甚至覺得當大人很累
  • 不愛出門、不愛當面與人聚會
  • 閱讀時間大幅下降
  • 上網時間大幅增加
  • 非常敏感以及容易被冒犯
  • 普遍憂鬱、不安
  • 極度在意心理及人身安全
  • 對不同意見、立場有極大包容
  • 厭惡對立政治
  • 不再為自我實現或理想而工作,只為賺錢
  • 比千禧世代務實

(以上是我看完後的印象,詳細請見書中內容)

書裡的小測驗,看你跟 i 世代的特性重疊多少?

(請以「是」或「否」答題。)

  1. 過去24小時內,你是否至少花1小時在手機上傳訊息?
  2. 你有Snapchat帳號嗎?
  3. 你認為自己是宗教人士嗎?
  4. 你滿17歲時已經有駕照了嗎?
  5. 你認為同性婚姻應該合法嗎?
  6. 你滿16歲時喝過含酒精飲料嗎?(小啜幾口不算)
  7. 你在青少年時期常和父母吵架嗎?
  8. 你上中學時,學校裡種族背景和你不同的人是否超過三分之一?
  9. 你上中學時,每個周末晚上是否都與朋友共度?
  10. 你上中學時,有沒有在學期間打工?
  11. 你是否同意安全距離及預先警示是好主意,並同意這樣能減低微侵略?
  12. 你是獨立選民嗎?
  13. 你支持大麻合法化嗎?
  14. 不涉感情的性愛吸引人嗎?
  15. 你上中學時,是否經常覺得寂寞、被冷落?

(計分方式:回答第1、2、5、8、11、12、13、14、15題時,答「是」者計1分。回答第3、4、6、7、9、10題時,答「否」者得1分。分數越高,你在行為、態度與觀念上就越接近 i 世代)

順帶一提,我的分數是9。

少了年輕衝勁的年輕人

看完這本書之後,覺得智慧型手機真是可怕,形塑了一整代人的習性跟輪廓:「不愛出門、不愛當面與人聚會」、「閱讀時間大幅下降」、「上網時間大幅增加」、「非常敏感以及容易被冒犯」、「普遍憂鬱、不安」,與其他世代不同的感情觀,都是受了智慧型手機的影響而有的特質。

這些特質都很符合我們對於年輕人的想像,但除此之外,我個人認為 i 世代很不像年輕人,少了無憂無慮、大膽嘗試的熱情,對世界很早就沒有希望的感覺。某種程度,跟台灣近幾年興起的厭世感可能有些類似。

不過這是美國這邊的研究結果,以我身邊目前認識的,1996年以前出生的i 世代來說,感覺還是很像千禧世代,不過在那之後出生的就不知道了,不知道有沒有這個世代的朋友願意出來分享呢?

一代不如一代是假議題

我看完這本書後,其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感想,因為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生物圖鑑,幫助我認識陌生的生物的感覺,所以我大部分的感想都是跟書中內容沒有直接關聯的。

像是我覺得「一代不如一代」這種說法,就是假議題。作者在前言提到的一個想法,我認為很棒,就是她覺得世代之間的差異,不應該等同於好壞。比如說,最容易被拿來比較的,就是「閱讀時間大幅下降」這一點,如果在台灣一定會被說成「不愛讀書」、「膚淺」。但假如閱讀的最終目的是吸收新知,那麼在網路上獲取新知,跟透過書籍學習,兩者並沒有太大差異,就是習慣使用的載體不同而已。

在社會科學中,尤其在研究世代差異的時候,比較雙方的不同,是必然要做的對照,因為如此才能凸顯新世代的特質,這樣的比較並不是要一較高下,只是在幫助形塑一個未知個體的樣貌。如果帶著偏見去理解新的世代,不僅毫無幫助,更只會加深對立,不同的世代,應該要互相學習才對。

缺乏本土觀點與翻譯書滿溢現象

不是要批評這本書裡面沒有本土觀點。這本書很棒,從內容、編排、章節安排都很棒,所以即便很厚一本,我也很快就看完。不過看這本書跟《低級教育》的時候,都不免有個感想,就是台灣的狀況又是如何呢?台灣極少有社會科學研究的書,即便有,也極少寫得如此平易近人,所以我們其實都在讀國外的經驗跟觀點,但卻經常直接移植到台灣的各個場域。

以這本書跟以往國外研究千禧世代特質的報告來說,多半都會直接把這些輪廓,套用在台灣年輕人身上,但不同國家有不同國情與重大歷史變遷,形塑出來的世代樣貌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樣,即便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也一樣,必然有一些是台灣才會有的經驗,這種書只能作為參考跟對照,不能盡信。

但我也不是不能理解,為什麼台灣從新聞媒體,到書籍,無論網路還是紙本,都充斥著翻譯文、都是他國觀點的原因,因為自製內容實在是太貴又太耗時了,但又不一定保證回本,遑論暢銷。之前認識的出版社主編跟我分享,自製一本書,從企劃到出版至少要半年一年,要找寫手、攝影或是插畫來產出內容,但翻譯書,只要談好版權,找一位翻譯,幾個月就可以產出。這種模式下一年能夠產出多本書,只要中一本,其他書只要不賠就好,但如果曠日廢時只出一本書,最後卻沒好結果,那就是大賠。所以去年台灣出版的新書當中,高達26.17%都是外文翻譯書

更不用說,像《i 世代報告》這本書,沒記錯的話,作者說她花了3年時間寫這本書,有哪個出版社真的有辦法陪作者磨3年呢?

很悲哀啦,不過我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就是買書支持,還有分享我覺得不錯的本土社科文章跟書籍而已。

【類似的觀點】
鄭國威:台灣科技媒體必須停止轉載 36kr、PingWest、虎嗅、ifanr…

施典志:也來談台灣科技媒體的問題和解決之道

【本土社科好書】

過勞之島:台灣職場過勞實錄與對策

圖片來源:博客來

邱鈺玲(碎念主婦)

過去是時尚編輯、男裝精品行銷,還做過到府收納。人到中年,誤打誤撞完成了小時候的夢想,成為了自由作家。

訂閱
訂閱通知:
0 Comments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留言
0
喜歡你的想法,請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