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現在網購書很方便,但我還是喜歡去書店逛逛。看書店的主打跟排行榜,還有觀察書名出現哪些雷同的關鍵字或命名,都是掌握社會趨勢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有時候就會不小心又多抱了幾本書回家,這次想寫的《被壓榨的一代》正是這樣。
身為一個行銷人跟前媒體人,對於意識操弄這件事情非常敏感且熟悉,所以我一直以為我是不會被文案洗腦的,但這本書的書腰文案寫著:「拼經濟,但有多少拼進你的口袋?」,最近亡國感很深的我,就二話不說拿了這本書去結帳。
本書的大意是在寫現在美國的中產階級已經不再是我們過去想像的那樣:雖然不是家財萬貫,但依然可以有自己的房子、車子、養幾個孩子也不是太大的問題,每年出國去度個假也都能夠應付。沒有富可敵國,但至少還是可以過得舒舒服服。本書作者採訪了好幾位職業在外人眼裡看來都很不錯的,不過現在卻極度捉襟見肘,甚至必須靠食物券才能夠存活的人,藉此點出美國現有的工作制度設計跟勞工法規跟不上時代的問題。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學歷,可以保證一個人能永久保有自己的職業認同或甚至是任何一種認同。
雖然從小看了很多美國的電影、小說,但我還是對美國狀況不了解,看了本書後,我發現其實美國有很多勞工待遇甚至比台灣還要缺乏人性,更有許多令人驚訝的東西,比如說即時排班制(Just-in-time),以及因應這個排班制所衍生出來的24小時托兒所。甚至,已經有部分醫療院所開始用機器人取代照護人員。
台灣的工時經常為人詬病,即便如此,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先進國家,仍然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先進」,當然,這也不能作為我們就此滿足的理由,不對的地方一樣需要改進。只是在看這本書跟部落格「異類矽谷」之前,我一直以為美國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至少,中產階級應該都過得很爽。
不過連美國的助理教授、高中老師、記者、律師、醫護人員,甚至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如此戰戰兢兢,每個人都要去開Uber、住在別人家的地下室,甚至是後院的小帳篷,我也是會開始思考自己過幾年會不會像這樣,掉到貧窮線之下。而萬一自己真的面臨這樣的危機,我是否有技能、體力可以應付這樣的挑戰?
我們應該基於人道觀點,更直接地挺身而出,或至少質疑為甚麼一個逼迫上百萬名人類吞下失業苦果的事物,會被歌頌為「進步」?
關於「機器人會不會取代人力」這件事,作者提出了這樣的想法。相同的議題,顏擇雅在她的暢銷著作《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也有討論,但她認為此一現象對於台灣而言未必是件壞事。
我的想法比較偏向《被壓榨的一代》的作者,雖然可能看起來很反智,但我認為現在許多所謂的開創之舉,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為了創新而創新」,進而讓其他人「不得不創新」,進步得過於盲目,以致讓大多數的人更焦慮、更不快樂。就像市面上有太多宣稱可以替人省時的服務,不過人們最後都將時間花去哪了呢?最後還是工作,無盡的工作。
創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提出與眾不同的想法、概念、理論,究竟有沒有真正造福人群?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當一個創新的人已經很難,創新的過程中,也很難顧及所有群體,只是現在有多少創新,是真正以人為本,而不是為了因應成本或營利而誕生的?
看完這本書,比起結構縝密的讀書心得,我想愚婦如我,更多能分享的只有擔憂,說不出什麼建設性的東西。但還是想試著說說看。
在看了這本書跟《零工經濟》之後,我也會想要了解台灣的狀況,雖然之前類似的書,已經有《過勞之島》,不過內容方向還是有點不同。我想知道台灣中產階級是不是也面臨相同的困境,台灣現行的法規又是如何?只是我想這種曠日費時的調查報導文學,在台灣出版界來說,成本上還是很難支持。真的很可惜。
但最後還是要感謝八旗文化出版這本書,雖然不一定跟台灣狀況一樣,但有個借鏡也是很好。八旗文化真的是很棒的出版社,雖然題材都比較生硬,可是都絕對是非常有深度的。我後來才發現以前讀過的一些書是他們家的,在此也羅列書名,如果有人有興趣的話,可以買來看看。廢廢的刷存在感讀書心得到此結束:
《洋風和魂》這本書很適合喜歡紳裝、日本牛仔褲的朋友看, 內容很扎實,讓你去GQ Suit Walk跟同好聊天的時候,可以帶著厚厚的談資。(問我為什麼區區一名主婦會知道這種事?因為我以前在某百貨底下的紳裝店工作啊^_^)
- 香奈兒五號香水的秘密
- 糖、脂肪、鹽:食品工業誘人上癮的三詭計
上面這本看完,很多東西都不敢吃了(抖)
-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
- 城市的憂鬱
- 濫情者
胡晴舫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犀利又精準(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