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ader
辯論是為了團結而非吵架 《再思考》讀書心得

這可能是我寫過最難寫的讀書心得,因為內容充滿了大量的邏輯、謬誤示範,過去比較少讀這類型書籍的我,讀到後面其實頗為吃力,但我還是盡可能吸收內涵,如果以下內容有理解錯誤,也請不吝指出與指教。

我為什麼買這本書?

過去我瀏覽網路內容都是以潛水的方式進行,很少去公共平台留言發表自己的意見跟言論。但直到去年,看著許多與自己相反立場的人們,語言越來越激化,我實在看不下去,才開始會在網路上跟人家筆戰。我知道自己不是什麼咖,但有時只是想要均衡一下我方的勢力,當時會覺得過於溫良恭儉讓,只是助長對方的氣焰。

不過呢,過了一陣子我也發現氣噗噗的吵架對於灌輸對方想法沒有幫助,也讓自己難堪又難看,一直在思考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自己的論述更有組織一點,所以才買了這本書。

作者Walter Sinnott-Armstrong杜克大學哲學系教授,因為發現世界各地的論述跟溝通的水準來到了新低點,他說:

「到了今天,我能找到的就只有口號、斷言、笑話跟嘲弄,但鮮少有真正的論證。我看到的敷衍打發、貶低、辱罵、指控與迴避問題,多過於針對重要問題的實際交鋒。今日的街頭示威可能比1960年代來得少,但還是少有一同論理並了解彼此的認真嘗試。」

我想這也是許多人在現在的社會氛圍中所感受到的,但跟我一樣不知如何是好,好在有這本書,讓我們更能辨識生活中的偽論述、充滿毒性的談話,也能提醒自己,不要成為說出這些話的人。

我從這本書學到了什麼?

  • 【助長對立和極化的原因】:人與人之間很常會有差異或意見不同的時候,但當人有更多敵意、鄙夷、態度無禮、過度神聖化自己的價值觀、拒絕妥協、無法朝向共同目標一起努力的時候,對立跟極化就會越嚴重。我私認為台灣以上全部都有,但最重要的問題還是缺乏共識。
  • 【用問題代替反駁,或用問句反駁】:內文提到,問問題通常比斷言更具效果,而且問「如何做到?」(How)會比問「為什麼?」(Why)更容易促使人謙遜、心胸開放。
  • 【有效的論述,無論好不好,至少都要有理由】:書中引用哈佛與賓州大學的研究,證明當責(accountability)——預期自己需要給理由,會導致人更常基於相關事實,而非個人好惡來決定自己的立場。
  • 【打斷別人談話,等同於貶低對方】:《在思考》內文提到,打斷很無禮,因為這種做法送出的訊息是「我不想聽你說」,或者至少是「你說的話比我說的話價值低。」也引用了數學心理學家安納托爾.拉普波特(Anatol Rapoport)的極端禮貌模型:
  1. 你應該嘗試重新表達你的目標對象的立場,表達得極盡清楚、鮮明而公平,以至於你的目標對象會說:「多謝了,真希望我先前有想到這麼說。」
  2. 你應該列出任何意見一致的論點(尤其在這些論點並非普遍共識的時候)
  3. 你應該提及你從目標對象身上學到的任何事
  4. 直到這時,你才能說出反駁或批評的話。

看到這裡, 我腦海中突然浮現了台北市議員呱吉的質詢,他會先把自己對對方的揣測說出來,問對方是否同意,同意了再繼續闡述自己的想法,過程中也會給對方足夠的時間表達,流暢又平和,讓人不知不覺就看完原以為很乏味的質詢影片: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T7oXqyKzQI&w=560&h=315]

  • 【有時幽默有時有礙理解】:書中提到聰明的政治諷刺可以是很有洞察力的政治批評,讓大家注意到不良論證與錯誤。然而辱罵圈外人的簡化惡毒幽默,長期來說鮮少達成建設性的目的,反而阻撓了彼此的理解。

這也是我最近對於一些政治迷因(Memes)的想法。我非常熱愛迷因,有些好的迷因可以巧妙地讓一件複雜的事情,像三四格漫畫一樣,濃縮成容易理解的訊息,但最近看到一些迷因卻越來越笑不出來,一方面是濃縮(或說「簡化」、「抑制」)的訊息,可能包含了製作者的成見,濃縮可以主動隱藏製作者想遮掩的部分,另一方面,就算沒有刻意隱匿,去脈絡有時會造成更多的誤會,反而創造了反效果。

  • 【不一致的資訊會增加思考的品質】:因為人的經驗有限,經驗會侷限人的想像力,不同的意見跟資訊能讓我們思考變得更細膩縝密。
  • 【信任的產生,仰賴推論】:當我們對一個人事物非常陌生,卻需要迅速作出決定的時候(例如檯面上的候選人你一個都不認識,但卻必須要投票的時候),我們唯一能用的方式,就是我們能迅速觀察到的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第一印象,或也有人會觀察小動作、言行是否一致等,仰賴我們基於有限經驗得出的不精確原則。我們人生面臨任何挑戰或疑問的時候,都是這樣做出判斷或選擇的。因此人生經歷越豐富、資訊越充足,推論越不容易出錯。

書中幾個好用的工具

  • 【論證標記】:最簡單的論證標記就是「因為…所以…」句型,但有了這個句型不能代表是好的論證,因為還要看前面的假設跟後面的結論內容品質。不過這就是論證的開始。
  • 【無限後退工具】:這是用來保護自己不會陷入「以偏概全」或是「誇大事實」的謬誤之中。

無限退後工具包括了:

  1. 「防衛」(guarding):「可能」、「或許」、「某些」這種帶有不確定性的詞彙都算。
  2. 「擔保」(assuring):「毫無疑問地」、「絕對是」等保證式的詞彙。
  3. 「評估」(evaluating):「好與壞」、「對與錯」等評判標準的詞彙。
  4. 「貶值」(discounting):「卻」、「雖然」等事先想好的反對意見,搶先在對手之前講出來。
  • 【抑制前提】:也就是簡化資訊內容或論證,通常是用來增加溝通效率,但也有人會用來隱藏重要的資訊,誘導吸收資訊者作出自己內心期望的行為。所以看到一個非常簡單論述,要試著去補足可能被忽略的前提,才有可能知道對方真正的用意。
  • 【訴諸權威】:當有一個人說:「他是個好人,所以他說的是真的。」這句話就是訴諸權威,要藉此要我們信任那個人。
  • 【光環/尖角效應】:信任我們喜歡或仰慕的人,這種傾向被形容成「光環效應」,同溫層、社群友人分享的資訊,我們很容易不疑有他地相信,或許看顏色投票也是這樣;「尖角效應」則是不信任我們不喜歡的人,因人廢言就屬此項。
  • 【合成謬誤】:對部分成立的事情,對全體來說可能不成立。例如:一個人的收入加倍,他就會變得比較富有。但所有人收入加倍,不一定全部都變得比較富有。
  • 【假二分法】:社會上常會有一種論調是「你要不是支持我們就是反對我們,而你還沒完全服膺於我們的理想,所以你一定是我們的敵人」,但當把「我們」換成其他名詞,就會凸顯出這個論調的荒謬。作者認為人可以是不支持也不反對的中立立場。但我認為中立立場的出現,可能是基於「對一件事情的陌生跟不理解」,或是「理解了但不覺得切身相關,或沒有顯著利益衝突,因此不抉擇也無所謂」。
  • 【假起因】:常聽到有人說「某人出現後事情就變得更好/更壞」,但作者認為,時機可能是巧合,相關性並不包含因果關係。

書中的判斷工具非常多,在此就不全部羅列。有興趣深究的話歡迎大家自行買書來看。

我不全然同意作者的部分

||作者在第40頁中間引用了韓國學者的論文段落,指出「在南韓與台灣,儘管意識形態上的極化程度很低,兩國卻展現出高強度的情緒性極化現象——針對政治對手的敵意。一國國民之間的政治觀點明明沒有太大差異,為什麼卻會這麼厭惡彼此?我忍不住懷疑,部分原因在於他們拒絕聆聽另一邊的理性推論。」

最後面提到「拒絕聆聽」的部分,我是無法反駁,因為我也這樣想。但不太知道這位韓國學者是如何做調查進而導出這樣的結論,台灣對於統獨、對於中共採取的態度明明就有非常顯著的極端差異。

||書中第93頁作者表示「互相競爭的黨派不會知道怎麼打造出這樣的妥協,除非他們知道另一方重視的是什麼?——而要學習另一方的價值觀,從而促進妥協,最佳的方式就是仔細聆聽他們的理由與論證。」

我不認為各國各黨幾乎都有出現口水戰是個巧合,也不認為這麼多政治參與人士,當中沒有一個人懂這些道理,但之所以這些激憤的情緒不斷出現,是不是也說明了他們其實非常理解,比起論述,操弄情緒更容易取得他們想要的成果?此外,向競爭陣營的立場妥協,會不會造成支持者的流失?這一段我是覺得有點太過理想了,雖然如果能做到,真的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看完的感想

老實說,本來買這本書,是為了找到一個利器降低自己的亡國感,但正如我上述所說,內文蠻理想的。作者自己也有承認,即便學會了內容所寫的工具,也不能保證優質的辯論能立刻讓暴戾的社會氛圍變得比較平和,都需要長時間醞釀。

不過學會了如何解構句子跟語言,自己現在看新聞時事確實會變得比較平和,不會因為察覺了不對勁卻說不出來而在那邊悶悶不樂。此外我覺得這用在寫作也非常有幫助,可以增加自己文章的說服力,讓文章結構變得更嚴謹。非常推薦。

購買連結由此去:《再思考》

【聯盟分潤聲明】本部落格推薦之書籍皆為「真心推薦」,自己都讀不下去的書,我是不會花時間寫文章的。不過本站的購書連結有加入聯盟行銷行列,由此連結購買,作者將獲得一些分潤,如不喜歡,建議可另行搜尋書名購買。

 

邱鈺玲(碎念主婦)

過去是時尚編輯、男裝精品行銷,還做過到府收納。人到中年,誤打誤撞完成了小時候的夢想,成為了自由作家。

訂閱
訂閱通知:
0 Comments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留言
0
喜歡你的想法,請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