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ader

上一週上完了內衣打版課程,因為學習過程中受到了一些衝擊,所以覺得好像有必要記錄一下心路歷程。

上課之前,距離自己上一次打版,已經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記得大學時期的自己還滿喜歡打版的(不需要改太多的話),雖然分版、剪紙都是很瑣碎很煩的事,但每次背著一捆捆紙捲,多少還是有些成就感。

之所以想去上內衣課,起心動念正是因為自己身為大尺寸,總是很難買到喜歡的樣式,此外也覺得「內衣就是要用蕾絲」以及「內衣等於性感」這個充斥市場的想法感到很厭煩,而且身為還沒能勇敢到乾脆「free the nipple」的小老百姓,還是想以普通但愉悅的心情穿內衣,於是我報名了一對一的內衣打版課,想著或許上課之後,自己有辦法可以做點什麼改變。

雖然標題寫著「內衣裡的女性主義」,但上完課之後發現,女性主義什麼的還真的一點都不存在內衣裡呢。

此外,除了普通的支撐跟包覆功能以外,內衣其餘的設計都是基於「男性視角」和「性吸引」的角度出發,女性視角出發所產生的設計可說是微乎其微。上了課之後,突然可以理解為什麼上世紀1960年代的女權份子要燒內衣了,因為這非但不是為了女性製造的產物,而且還進一步讓女生變成了「觀賞用的物品」。

尤其,台灣市場的內衣更是如此。

服裝版型的藝術等同於空間的藝術,版型不僅為服裝塑造了美麗的外形輪廓,也打造了一個空間容納人體,好的版型讓人看起來輕盈、穿著體驗舒適,不好的版型就是壓迫人體、犧牲自在的活動空間。很遺憾地,我覺得絕大部分的內衣都是後者,即便穿起來沒有太大的感覺也是一樣,當熟知內衣的版型之後,我對於市面上那些幫女性擠出乳溝的內衣都感到無限的憤怒。

這些內衣美其名是在幫女性打造「完美身形」,實際上就是二十一世紀的纏足概念。

之所以說台灣市場的內衣尤其物化女性,正是在於台灣跟歐美的審美觀有所差異,台灣崇尚乳溝文化,乳溝成為了美麗的度量衡之一,好似有了乳溝就可以在情場或砲場中無往不利,於是美胸神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個都號稱穿上之後可以變得無比「胸猛」。歐美的內衣儘管也強調性吸引的價值,但多半版型較為統一,更多的是材質、線條和色彩的運用。

為什麼要對那些美胸神器森七七呢?因為這些內衣美其名是在幫女性打造「完美的身形」,實際上就是新世紀的纏足概念,儘管沒有形成慘不忍睹的扭曲體型,但基本上原理也相去不遠:利用空間的限制塑造理想中的形狀。

除了典型的塞水餃跟襯墊以外,台灣的內衣首先都有塑造一個特殊的角度,讓胸部的肉會自然向中間倒,再利用罩杯版型的摺子線條,讓兩側的空間盡可能縮小,如此滑向人體中心的肉才會更多,看起來也更自然,想像一下如果要你用手擠乳溝的話,你的手勢大概會是怎樣,版型就差不多是依照那樣的方式做出來的。更甚,有的內衣甚至還將土台(內衣前片、罩杯下方的部位)做得比人體還小,大大的身體擠在小小的空間裡,當然看起來「效果顯著」。

就算不會感覺疼痛或壓迫,也不代表這些商品對人友善的。我不會說這些商品有害,因為我沒有任何數據可以顯示這樣的商品會傷害人體,但我不認為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設計是對人友善的,因為這樣的設計就是再勉強大家、把人標準化,塞進社會所期待的審美觀裡頭,而不是彰顯每一個人的獨特。

而且,絕大多數的台灣內衣品牌都會把內衣做小,讓消費者購買時誤以為自己的胸部其實沒有那麼小,從尺寸的調整讓消費者產生一種虛榮的購物體驗,對此我非常不能苟同,因為我覺得這根本就是一種欺騙。

當然,我如果不認同這些品牌我大可以不要買,可是像我這樣的消費者,如果我真的要不買,我大概也沒有別的內衣可以穿了吧。因為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內衣都是這樣的概念,甚至有品牌本身的名稱就是依照「讓眼睛吃冰淇淋」的意思命名,或者品牌官網的內容行銷都是「如何用性感內衣勾引另一半」的教學文章。哪時候女生可以舒舒服服的不管別人的喜好,只依照自己的準則行事?一定要把「成為他人眼中美麗的風景」當成穿衣服的主要目的?

我突然想到《東京女子圖鑑》中,水川麻美飾演的綾去相親屢戰屢敗時,婚介所的顧問說她的衣著打扮太時髦、太不像男性視角習慣的審美,建議她可以改變自己穿著的風格,嘗試溫柔可愛親切的裝扮,也許成功率會大增。

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打壓或是污名化廣大的內衣品牌,而是作為一個需求無法被滿足的消費者的怒吼,我並不想因為胸部尺碼的關係被迫去買那些物化胸部、性化胸部的產品,我只是想要穿自己覺得好看,又可以讓胸部保持穩定不亂晃的內衣。

學習過程中也上網找了絕大多數的內衣品牌,無論國內外,目前有女權概念的內衣大概只有英國的Neon Moon而已,但他們的理念和設計,又陷入了另一個思維的迴圈,即「女權主義者是否只配得擁有無任何裝飾的物品」、「任何裝飾都等同於物化嗎」,我覺得Neon Moon的出現確實是一個很珍貴的里程碑,但對我這樣飄忽的消費者而言,卻依然顯得過度極端。

本來去學內衣打版確實是抱持著乾脆自己來開發算了的念頭,只可惜算了一下初期成本,對我來說仍是一筆過於沈重的負擔,且內衣生產的原料取得不易,相較於一般服裝設計而言,無論是技術還是原料取得的門檻都顯得高得多,看來對於這樣的現況,我還得繼續忍了。

邱鈺玲(碎念主婦)

過去是時尚編輯、男裝精品行銷,還做過到府收納。人到中年,誤打誤撞完成了小時候的夢想,成為了自由作家。

訂閱
訂閱通知:
0 Comments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留言
0
喜歡你的想法,請發表評論。x